股票学习网

炒股入门,股票入门基础知识,如何炒股 - - 股票学习网!

股票理财同股票理财靠谱吗

2024-03-24 15:25分类:K线图 阅读:

中证网讯(记者 赵白执南)8月15日,亿学学堂联合中央财经大学中国财富管理研究中心发布《2022中国个人投资者投资行为分析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稳健型投资者在2022年的投资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银行理财、股票、储蓄型商业保险是2022年最受欢迎的投资产品,投资者保本避险特征明显。

《报告》从投资意识、策略、收益、信息获取等方面,对个人投资者在2022年的投资行为进行扫描与分析。聚焦于五类颇具代表性的典型投资人群,从其投资风格、投资品类和金额、信息获取渠道、投资学习投入等方面入手,进行细致分析与深度洞察。旨在促进更加理性和健康的金融投资行为,助力金融机构和教育机构提升居民金融素养,推动中国金融市场高质量发展。

从投资风格看,稳健型投资者在2022年的投资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仅有5%的投资者风格积极激进,偏向于在高风险中博取高收益。从投资决策看,超六成的个人投资者将“需要承担的风险”列为其2022年投资时的首要考量因素,这表明,大部分个人投资者放弃跟风操作,对明星基金经理、历史高收益基金的追捧热情明显回落。而相关指标体系、市场资讯、专家解读等信息,成为了2022年个人投资者关注的重点。

《报告 》显示,超八成个人投资者认为提升物质生活水平是最主要的投资目的,受此影响,2022年选择长短线结合作为投资策略的个人投资者占比超60%。

《报告》提出,银行理财、股票、储蓄型商业保险是2022年最受欢迎的投资产品。其中,银行理财广受欢迎,各类投资风险偏好的投资者都对其进行了加仓。2022年在银行理财与储蓄型商业保险上投资金额较高的投资者,多数都达到了相对平稳的收益率。许多个人投资者将上述两类产品视为防御性资产配置,用于抵御风险和应对市场波动。

中央财经大学保险学院、中国精算研究院院长周桦表示,2022年个人投资整体发展韧性较强,我国个人投资者的风险管理意识稳中有升,理财工具配置中低风险类资产配置比例有所提高,保本避险特征明显。

《报告》发现,从长期来看,持续关注理财专业知识的投资者收益率更高。《报告》提及,部分受访者在经历股市震荡后意识到,由于自己的激进行为以及缺乏系统性的投资知识,最终导致亏损,希望通过学习转亏为盈。还有一部分投资者随着投资年限的增长,其对体系化的投资知识也愈发重视。

《报告》还对五类颇具代表性的投资人群进行了分析。值得注意的是,灵活多变的年轻人成为金融市场中的“新鲜血液”,他们中 很多人是受到了父母投资观的影响与鼓励,开启了自己的投资之路。成长于信息爆炸年代的他们没有较为固定的投资风格,较多在年轻人聚集的社交与视频平台上获取投资信息,偏好跟从“UP主”和“大V专家”的意见进行投资。虽然年轻人投资意识正快速觉醒,但全面提升自身金融素养仍是年轻的个人投资者面临的重要课题。

 

近年来,大量诈骗团伙聚集在缅北,对我国居民实施电信诈骗的新闻屡见报端。即使在我们国内,诈骗的花样也层出不穷,一不小心,就会掉进诈骗团伙的陷阱里。诈骗的心理机制是什么?为什么在国家不断加大反诈宣传的今天,骗子依然能够屡屡得手?

上海市青浦监狱心理健康指导室的咨询师接触过许多因诈骗而获刑的罪犯,他们有以帮人办事的名义诈骗钱财的,有利用所谓投资理财实施诈骗的,还有直播时骗取粉丝打赏的……手法各不相同,而余超(化名)就是其中让人印象深刻的一个。

什么“生意”如此好赚?

余超是2020年夏天到青浦监狱服刑的,在接受新收服刑人员心理评估工作时,余超的心理测试结果就显示异常,也由此引起了心理咨询师和监狱民警的关注。

根据相关资料显示,余超四十岁出头,因犯诈骗罪被判刑15年,亲属关系里只有妻子和3岁的女儿。原来,余超读初中时,父母就生病先后去世,他原本幸福的童年生活也由此结束。此后,余超的人生就仿佛失去了导航,开始迷失方向。进入社会后,余超做过很多尝试,还做过传销。

“一群人在一起,天天像打了鸡血似的,想办法拉人头进来。作为上线,有人进来,就能赚到钱。拉不到人,就拿不到提成。那时我赚到了一些钱,但手下的人都没有赚到钱。后来国家对此打击得厉害,我就改行了。”谈到传销的心得,余超说,“这个东西首先你得自己相信,你不相信,怎么让别人相信呢?”

侥幸逃过惩处后,余超转行做起了保险销售。这对余超来说挑战很大,但也是个“改邪归正”的好机会。只是余超并没有坚持下去,在几个月的时间里,余超吃了几次“闭门羹”、被泼了几次“冷水”,他就放弃了。这时,老家的朋友打电话给他,让他回去做“生意”。回家后发现,不少朋友做“生意”发了财。他们开着豪华轿车,出入高档会所,身边美女相伴,这些都令余超心驰神往。

到底是什么生意如此好赚?余超解释,他们的“生财之道”其实就是股票投资诈骗。

回到老家后,余超就和朋友合伙做起了这档“生意”。因为曾经有干传销的经历,加上余超丰富的社会经验,他简直是“一点就通”,很快就上手了。

为了吸引被害人,余超他们需要先撒点饵。比如余超的团伙中,就有人负责在网上发布诱人的投资信息,或是主动加入到一些投资理财群里拉客户。一旦有人被花言巧语打动,流露出想深入了解的想法,就有团伙成员主动添加微信好友,随即将被害人拉入一个微信群。

接着,诈骗团伙会在微信群里安排一些“成功人士”现身说法,称自己就是在这个平台投资赚了钱。群里还会经常请一些“职业股评家”上课。“成功人士”会特别捧场地告诉新加入群的投资者,“这些股评家很厉害,他们推荐的股票,大多都是会上涨的。”总之,加入这个群,就好像找到了赚钱的法门。

既然有了赚钱的门路,接下来就要让被害人“入市”了。余超他们会将一个股票交易系统推荐给群里的投资者们,声称可以在这个系统里投资炒股。只是投资者不知道,这个交易系统并非真实的炒股软件,而是一个看起来非常逼真的模拟系统。被害人通过余超等人的教学在该系统上投资后,一开始他们肯定是赚钱的。尝过几次甜头,投资者自然会对余超等人,包括那些“成功人士”更加信任,也会不断加大投资金额,有的还会向亲朋好友介绍,将他们一同拉入微信群。

可是,随着被害人投资金额的增加,风险也越来越大。当被害人期待下一次再大赚一笔的时候,他们看上的股票就“暴跌”了。“这时,投资者会觉得很沮丧,甚至会很生气。但我们会告诉他们,投资有风险,炒股有赚就有赔,不要灰心,只要继续投资,总有赚钱的时候。”余超说,“当然也有人没那么好忽悠,那也没有关系,我们有‘风控部门’,他们会跟这些投资者谈判,多少给他们一些补偿,以平息他们的愤怒情绪。”

就这样,很多想要快速赚大钱的投资者就被股票投资假象迷惑,最终等待他们的不是大额盈利,而是一再亏损的投资,无法提现的“余额”,以及态度逐渐冷淡甚至杳无音讯的“客服”。

炮制“权威”让投资者深信不疑

那些投资者为什么会上当受骗呢?在余超他们设计的这个骗局中,受害者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急于短期内赚大钱。正是有了这种心理,才会一步一步掉入余超设计的陷阱中。

在心理学畅销书《影响力》一书中,介绍了人们容易受到影响的方法,其中之一就是迷信权威。在余超他们设计的骗局中,“成功人士”就是“权威”,他们晒出的投资记录,动辄都是赚了几十万元、几百万元,这自然会让其他人羡慕不已,“那么成功的人也在这个群里,跟着他们投资炒股肯定不会错”。可是仔细想想,那些投资记录根本无据可考,真实性堪忧。同时,余超等人还会安排“投资者”晒自己投资炒股赚钱的记录,增加可信度。然而,这些记录都是根据股票的走势在事后伪造的。

除此之外,微信群里的“职业股评家”也是真假难辨,被害人看到的投资知识分享、投资心理分析等都是一些似是而非的大道理,不过有“成功人士”的追捧和肯定,被害人就相信了“职业股评家”的专业性。

“什么都是假的,只有骗钱是真的。我听说有人建微信群,群里有100个人,但99个都是‘托’,只有一个是真的投资者,他们花大量时间‘演戏’就是为了骗他。”对行骗的伎俩,余超讲得头头是道,可是入狱后,对自己将要面对的一切,他却无所适从。

在被捕前,余超的妻子就常劝他收手,但余超觉得他有得是应付追查的方法。比如,为了“洗白”赃款,余超他们买了很多银行卡,诈骗得来的钱款到账后,他就在不同银行间反复转账、层层分流……当余超还在得意自己高明的手段时,警方还是根据相关线索找到了他。

不断骗钱填补空虚内心

对于被捕,余超有一定的心理准备,“这些年国家对诈骗犯罪的打击力度越来越大,我们也是整天提心吊担。警察是猫,我们就是老鼠。”

既然知道不对,为什么还要一直做呢?余超说,是因为贪婪。“没有钱的时候,会觉得有钱的感觉很好。但通过这样的方式有了钱,又会觉得很空虚。这些钱来得快,用得也快,和朋友一起大吃大喝、花天酒地,再养几个女朋友,就没了,需要不断骗更多的钱来让自己感觉好一些。”余超说。

当骗子的那段时间,余超空虚、贪婪、疯狂,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他不停地骗钱、挥霍,得到的钱越来越多,离正常的生活却越来越远,妻子对此早有怨言。

在社会上迷失方向的余超看到他人来钱容易,便一同加入,鲜少考虑后果,也未静下心来好好思考自己想要的到底是什么。人到难处想亲人。身处牢狱,他才意识到自己除了妻子和女儿,已经一无所有了,他想念妻子,想念女儿。入狱初期,余超异常的心理状态正是因为担心妻女会离他而去。

然而,入狱一年后,余超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妻子写信表示要跟他离婚。虽然早就有了预期,但余超心里还是难以接受。“年轻时我一个人闯荡社会,后来遇到她才感觉人生有了归宿。”余超觉得这些年他为家里也付出了不少,可是自己一吃官司,妻子就要提出离婚,这让他难以接受。

迷茫、困惑、消沉环绕着余超,他像陷入一张大网,任凭怎么努力也走不出去,变得更加沉默,茶不思饭不想,情绪也很消沉,甚至觉得活着也没有什么意思,“你说她怎么那么无情?现在只剩下我一个人了,等到吃完官司出去也快60岁了,人生已经完了。”

“赚钱一定要合法合规”

心理咨询师经过分析发现,余超的迷茫来自于生活意义的缺失。余超之前从未想过人生要怎么过,只要是能够赚钱,别人倾家荡产跟他也没有关系。可是,真的赚到了钱,他又觉得很空虚。于是,不停地骗人,不停地骗钱,陷入死胡同之中。

为了矫正余超的认知,心理咨询师将余超纳入“服刑人员生活事件应对矫正”项目,通过相应的工作让余超“看到”他带给被害人和家人的伤害,反思过去,找到生活的意义。

在生活事件应对矫正项目的角色扮演环节,当“被害人”讲述自己因为炒股被骗,没钱给老母亲治病,老母亲含恨去世时,余超的眼中泛着泪花。他第一次真实地感受到自己的行为给他人造成的伤害,“原来以为是那些投资者活该,如果他们不想赚快钱,钱也不会被我骗走。现在觉得自己确实有罪,并且罪责不轻。”

当“妻子”讲述自己整天担惊受怕,承受着很大的压力,早就想跟余超离婚时,余超有些吃惊,“原本以为我给家里那么多钱,妻子和女儿衣食无忧,她们应该对我感恩才是,没想到她竟然对我有那么多怨言……”这些认识让余超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原来,他一直处在自我为中心的世界里,总想着自己的利益得失,即使身处监狱,依然如此。直到真正知道自己给被害人和家人带来的伤害,余超才开始反思自己的行为。

“人不能自私地活着,赚钱一定要合法合规。不然,即使有了再多的钱,人生也没有意义。”

在心理咨询师和主管民警的教育引导下,余超慢慢理解了妻子的决定,接受现实,并承诺会在服刑期间深刻地反思自己的过往,用实际行动赎罪。

[此文来源:上海法治报,版权说明:以上文字及图片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和交流使用,不具有任何商业用途,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平台赞同其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版权或来源标注有误,请及时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迅速处理,谢谢!]

https://www.misiro.com

上一篇:最近上市股票收益怎么样或科创板最新上市股票

下一篇:炒股如何开户以及网上炒股怎么开户

相关推荐

返回顶部